略微发长一点。
反弹价格已经比64525高,
并且在4小时上已经反包63000以下的阴线,
日线尚未收盘,如果按目前价格收盘会是一个止跌信号。
在过去不久的熊市下跌里,反复提供止跌信号,却无法反弹出更高的局部高点,或者即使反弹出更高高点,但之后依然被下跌吞没。
后续都是一段大的下跌。
比如:
2021年12月3日前,
2022年1月5日前,
2022年5月5日前
2022年11月7日前
在过去一年,在上涨中的回调里,有着同样特征的行情,后续是一段快速拉升,回到震荡区间上沿。
这样的行情暂时只有一段:
2023年6月16日前
以做多为例,在这些行情里,在出真正方向之前,
如果出现更高的局部高点,进场做多,可能被止损1~2次;
如果只是出现无更高局部高点的止跌信号,进场做多,最多会有3~5次的止损。
总的止损次数会是4~7次,每次进场的止损约为3%~5%,总亏损约,12%~35%,平均亏损24%。
如果每次看到信号都进场做多,大概4~7次之后,会出现真正的大波动(上涨或下跌),也就是会抓住上涨,或者止损避开大跌,而要付出的止损约为24%。
人会进步,会控制进场仓位大小,能提高甄别信号的能力,优化进场位置,进而减少止损,但这部分主观优化也可以反过来让止损更大。
同时市场也会进化出新的形态,并且在牛熊转换时,还要付出额外的多空思维转换成本。
所以,长期来说,在一段调整行情里,要捕捉到后续的大波动(做多或做空),要付出的止损都会回归到24%。
虽然个人经验是,降低仓位降低预期的做空,会低一点,但目前位置显然不适用这种情况。
只有在自己刚好进入zone境界(也就是主观预判和节奏基本都对上了),而市场在这期间又维持一个状态不进化的前提下,才可能把止损压缩到5%~15%。
这个话题可以延伸为,如何优化策略。比如针对调整行情,加入额外对冲手段,赚取利润,对冲止损。
又可以延伸出,要考虑行情后续有没有24%的空间(特别是做空的情况下)。因为如果覆盖不了止损,那就不是一笔好交易。如果主观认为大概率没有,但又依然要做,那本质上是在做震荡还是趋势还是只是为了做而执行一个不够好的策略?
再延伸为,在市场维持一个状态不进化的期间,抓紧机会赚取利润、保住利润。
再多的,就不延伸了。